返回首页

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王氏云南最完整的家谱?)

来源:www.lkmw.com   时间:2023-04-21 21:05   点击:21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王氏云南最完整的家谱?

云南王氏(主要分布在镇雄、威信、石屏、贵州威宁、六盘水一带):志远兴德政、承文国天章(中)、朝仕永应洪、贵廷思耀封、光建定安泽、显扬裕先宗,高明登大宝,治济庆家邦。

云南富源王氏家谱字辈(富村支)

天尚世朝国连邦,廷臣文学正有光;

修齐治平全德教,信义传家显长安。

这一支系四川王氏大善公后裔,富源王氏始祖大善公身为将军,统兵蜀川,人称“铁川柱石”,后因战事宦游滇东,落迹云南曲靖沾益县城坊桥,大善子天玉、天玉生尚熏、尚熏生世尊、世尊生朝盛,朝盛公从云南沾益迁移富源县上小寨村后传国成,国成生连凤、连友(迁移吉白村)、连科,连凤子平邦,其下子孙开始发展,平邦有六子,廷相、廷枋、廷枢、廷楷、廷模、廷梅(早卒无出),继之传忠臣(有七子一女)、金臣、显臣(有八子四女)、辅臣、正臣、直臣、公臣、平臣、宏臣等十几孙,后又传文选、二文、文正(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忠福、文星、文兰、文胜、文光(迁块泽),文采(迁下布村)、文浩(迁黄泥河)、文华(迁黄泥河)、文广(迁块泽)、文来、乔文、文榜、文富、有福、碑林、碑文、文周、文凯等四十几孙,至今传有学字辈、正字辈、有字辈共几十户人家,家族中在外工作者逾百人。

二、民族团结誓词碑?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位于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北侧的民族团结园内,碑文是:“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 自由 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文下签名的是傣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回族、傈僳族、佤族、汉族、白族等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48人,最后落款是:“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 “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碑长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是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2006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碑文?

1950年12月8日《云南日报》报道欢迎赴京参加庆祝首届国庆典礼归来的兄弟民族代表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951年1月,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竖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凝聚了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心愿,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实践,这块碑也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四、云南有姓白的吗?

云南有姓白的。

关于白氏最早进入云南的时间,据白凤毛编修之《中华白氏》记载“明洪武七年(1374年),白俱偃最早到云南。是年,白俱偃从南京应天府桥树湾高石坎奉命督师,同吴国公征南到滇,平定后落籍昆明三世街;其次是白进表。原籍陕西西安府咸阳县大枣里白家村,于明嘉靖末年任指挥使出征滇东北,荡平匪乱后,落籍于镇雄芒部城贝屯。”

其实,远在宋皇佑五年(1053年),白敏中一支嫡系后裔开始进入云南。近年来发现的《故大师白氏墓碑铭并序》,系云南大理市五华楼所出元碑。此碑高1.13米,宽0.60米,厚0.15米,两面刻文。每面各十七行,行约三十五字。从碑文记载来看,墓主白长善卒于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其子旋即乞文志墓来,当立于元成宗大德年间(按大德纪年至十一年)。

白长善,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从弟白敏中之后,其八世祖白和原从侬智高起事,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侬智高兵败,和原等人从侬智高逃大理。据碑载:“……有和原从之,即(白)敏中之苗裔……江,降于大理,其医术之妙则和原,文学……大理文学、医方、巧匠于斯而著……是时黄玮以文学,和原……林,升和原为医长”。方龄贵根据《故大师白氏墓碑铭并序》记载考辨为:1053年随侬智高一起逃往大理的人当中,不但有士兵,还有象黄玮那样的文学家,白和原那样医术精湛的医士,并有一些能工巧匠。这些人对发展大理的文学、医术、工艺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据碑,白和原是白敏中的苗裔,而白敏中是居易之从父弟也”,这跟《旧唐书.白居易传》所载“敏中字用晦,居易从父弟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白和原应为汉族人,随侬智高来到大理,当过“医长”,成为医药世家。墓主白长善 是白和原的八世孙,十三岁时上侍上国公高隆;道隆七年(大理国年号,大概为1245年),又以医药而为姚 州会川等节度高庆的侍从,娶李氏坦绰明朱之孙监府事宗救之女。 与白族上 层关系密切,事迹愈显,还以僧长而做了 “大师”。

高庆弟高通袭姚州节度,白长善复事之。天定三年癸丑,蒙古军南下,长善和高通苦守会川,至丙辰岁,复归姚州,被任命为姚州僧长。中统二年高通死于蒙古人之手,悉以其田宅给了白长善。至元元年舍利僧举事,长善率先归元,请复封高通之弟高坚于姚州,长善助其安辑人民。至元十七年,段参政持大宝藏朝见回来,授长善以“大师”之号,赐与他三十双田(双,田制单位,五亩曰双)。元贞元年,某王以白长善医药有验,常置左右。大德三年(1299年)已亥,段都元帅有疾,请白长善药灸,不幸染疾而卒 有效,享年七十三岁。

先说两个地名姚州和会川。《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安抚大使李英,以此州内人多姓姚,故置姚州。”天宝后废。南诏改弄栋节度。宋大理改姚府。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复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姚安县北十九里光禄镇。天历元年(1328) 为姚安路治。明为姚安府治,治所迁今姚安县城栋川镇。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属楚雄府。1913年废为县。另有唐武德四年 (621) 置姚州,治所在余姚县(今浙江余姚市) 。不过唐武德七年 (624) 废。所以碑文中记载之“姚州”当属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姚安县。会川,南诏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石棉、甘格、冕宁、西昌、德昌、会理、会东等县市,大理时改为会川府。

综上所述:一、白姓进入云南的最早时间为宋皇佑五年(1053年)始祖为白和原;二、根据碑前文“……木茂,源远则流长,此修德者之所宜銮,今白氏其庶几馬。虽经世变迁徙,而名德……世其家,岂非积行累德之所致乎!大师姓白氏,讳长善,大师白兴智……”及碑文最后记载“其子远来,欲刊诸石传示久远,乞余为文……”可知,白和原享年73岁,至八世孙白长善一直处于社会上层,是名门望族,其族人及后人应不在少数;三、根据碑文记载可知,白长善家族生活活动轨迹为姚州和会川,这两地极可能有其后人传播繁衍。四、自白中原至白长善几代从医,家族堪称为“中医世家”;五、白姓繁衍传播中,不都是白居易苗裔,很大一部分应为宰相白敏中后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