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历史上有哪些历史工具?

62 2024-03-22 16:45 admin   手机版

一、历史上有哪些历史工具?

中国古代的工具大致经历了三种类型:原始社会主要是石器,所以我们称之为石器时代,奴隶社会主要是青铜器,故我们称之为青铜器时代,而封建社会主要是铁器(战国出现铁)。而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农业社会,这些材质体现到我国漫长而灿烂的农具发展史上,表现为一系列重要的农业工具的创新和传承。而这些农具的演变也印证了我国农业历史的沿革。

1.耒耜:传说中最古老的工具,是一种翻土农具,大至出现在炎帝时期。其发明开创新汉族的农耕文化,木制品。

2.铜铲:铲土除草用的农具,出现于商代,青铜制品。

3.牛耕:一种(脚踏耕具)播种工具,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农耕社会达到新的高度。

4.锄:一种翻土农具,出现于西周时期。

5.铁犁:耕翻农具,始于战国,标志着人类发展的新时期,人类改造自然斗争进去新阶段。另外,汉初使用犁壁,铁犁牛耕得到推广。

6.耧车:播种工具,汉初最先产生。公元前89年,汉武帝下令全国推广,促进农业发展。

7.耦犁:二牛三人一组耕地农具,出现于西汉。

8.铁锹:一种耕地、铲土的农具。出现于西汉。

9.东汉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10.翻车:一种农业灌溉工具,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曹魏。

11.曲辕犁:一种翻土农具,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它是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12.水转筒车:亦为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隋朝,兴盛于唐。

二、昆明历史上有发生过地震吗?

有的!从昆明历史上看,1500年至今,云南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有126次,昆明地区21次,但昆明主城区被波及仅3次,为1600年官渡5.3级、1696年官渡5.8级和1943年西山5.0级。昆明主城区犹如一个“安全孤岛”,极少受到强地震的波及。

三、历史上有哪些奇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二年,日本一男子因为身体原因征兵被刷,怒而屠杀同胞三十人。

1938年5月21日凌晨,日本青年都井睦雄拿着日本武士刀冲进自家住宅,将自己熟睡的祖母杀死,并残忍地砍下她的头颅。

之后,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用刀枪匕首对附近的居民展开残忍的屠杀。导致28人当场死亡,二人重伤不治而亡,另外轻重伤三人。这就是著名的津山三十人屠杀事件,也被称为昭和第一惨案。凶手当年才22岁,为何残忍杀害自己的祖母和乡亲,背后有何原因?我们来一起看看。

1917年3月5日,在日本津山一个偏僻的小村落,妇女都井昌代生下一名男婴,父亲非常疼爱,将其取名为都井睦雄。这个家庭虽不富裕,但也算得上中产家庭,都井家以务农烧炭为生,在一家人的勤劳经营下,也积蓄了一笔不菲的家财。

但是好景不长,在都井睦雄两岁时,父母都因肺结核去世。五十七岁的奶奶不想留在伤心地,便带着两岁的孙子和五岁的孙女美奈子回到了自己的祖籍,冈山县苫田郡西加茂村行重地区的贝尾集落。

1924年,已经七周岁的都井睦雄开始上小学。但是由于身体原因,经常感冒,身子骨比较弱,再加上奶奶的溺爱,所以其经常缺勤,不去上课,呆在家里玩耍,导致其没有什么人际关系,变得十分孤僻,唯一的玩伴便是长自己三岁的姐姐。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都井睦雄度过了自己的小学时光。进入初中后,都井睦雄非常好学,学习成绩也非常好,而且老师也是十分爱才,鼓励其读高中。但是在毕业之际不幸染上了肋膜炎,导致不能继续读高中,而且呆在家也不能参与劳动。17岁时,姐姐嫁给邻村的木岛,使得其更加孤僻,终日把自己锁在家里。

这里补充一种习俗。在日本农村,有一种习俗叫“夜這い(夜访)”,意思就是同村的男子可以夜里随意去任意女人家中私通。而私通的对象可以为人妇和未出嫁的女子。其实这是日本古代为了维持人口数量稳定的一种走婚制,这种习俗是封建落后且丧失人伦的。因此在十九世纪末,日本政府就明令禁止这样的淫荡陋习。

虽然明令禁止,但是这样的淫风陋习,却在偏远地区顽固地留存下来。

都井睦雄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山村,因而在家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与同村的寡妇和少女私通。都井睦雄在那时同时有用数个性对象,就这样其便开始慢慢享受属于自己的淫乱生活,这也为其后来屠村,埋下伏笔。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十分猖獗,日本人民也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日本男人以走上战场侵略他国为荣,而女人则崇拜并支持这样的侵略扩张行为。这就导致日本能够不间断地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1937年,日本阴谋发动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随后,一纸征兵令来到了都井睦雄的居住地贝尾集落。

都井睦雄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荼毒,也想穿上军装走上侵略战场,想得到村子里更多女人的崇拜。

而日本在1889年的时候,颁布了《征兵检查手续》将壮丁的体格分为甲乙丙丁四种。都井睦雄参加征兵体检的时候,由于肋膜炎的缘故,呼吸有浊音,因此被军医认定为肺结核,直接被军医判定一个丙种体质。丙种体质就是体质稍弱,但精神是正常的。

其实军医算是仁慈,以都井睦雄的体质完全可以判定一个丁种体质(身体有疾病或畸形的,精神不正常的)。无论丙种还是丁种,都井睦雄征兵被刷了。

军国主义在日本国内盛行,它使得日本人民极度自负和疯狂,崇尚武力,尊重强者,而对于弱者便是极尽嘲讽。而对于参加征兵因身体原因被刷下来的都井睦雄,村子里的人将其当成了奇耻大辱。

都井睦雄回到村子后,想继续享受其淫乱的生活。但是当时的女人都尊崇强者,对于都井睦雄这个丙种弱者,女人们自然看不上。当夜晚都井睦雄再次来到熟悉的人妻家中,女人不仅拒绝与其发生关系,甚至出言讽刺其孱弱的身体,并扬言报警才将其吓退。

那些与都井睦雄有染的人妻和少女都纷纷站出来大肆宣扬其如何拒绝都井睦雄的求爱要求,讽刺都井睦雄的同时,还强调了自己的清白。

就这样,都井睦雄的身上背上了肺痨鬼和通奸者的恶称,在村子的名声已经坏到极点,沦为村子里茶烟饭后的笑柄,再也抬不起头了。

而自己的同龄人都纷纷加入军队,自己还要在这山村里受人嘲讽,极度自卑后他开始憎恨自己孱弱的身体,苦痛慢慢煎熬着自己的内心,于是,他扭曲的心里产生了一个邪恶的想法——屠村。杀掉那些嘲讽他的人,特别是抛弃他的那些女人。

1938年5月20下午五点,凶手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剪断了连接贝尾村落的电线,使得村落陷入一片黑暗。村子里立即组织人手查找断电的原因,丝毫没有想到是都井睦雄所为。

凶手先是换上全套黑色的学生装,套上工人常用的厚足袋,将两个手电筒用布带缠在了头部的两侧,用来照明。在腰间左侧插好一把日本刀,掖入一把匕首。背包中装入100发自己改造的达姆弹,从左肩斜跨到背后,右边腰间的杂物袋里也装上了100发子弹,提上自己新买的18.5mm口径的9连发勃朗宁猎枪。

八个小时后,屠杀开始。

凌晨一点四十左右,凶手先是拿劈柴用的斧子砍掉了自己奶奶的头颅。随后开始去原先与自己有染的女子家里行凶。就这样,恶魔用武士刀、匕首和猎枪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连杀二十九人,其中受害者绝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

连杀三十人后,都井睦雄知道自己已经在劫难逃。便一口气跑到离家三点五公里的仙城山山顶,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人们在都井睦雄的遗书中找到这样一段话:我留下遗书,是为了不让后世的人觉得我是个精神病,而是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我得了不治之症,被邻居们冷眼相待,还被自己的女人们背叛,为了对他们复仇我才做出了这样的事。我也想过回头,也想过重新开始,但长期以来我的病痛折磨我,让我已经不能挽回了。如果我的病能够治好,如果我能再坚强一些,也许事情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将自己的犯罪行为完全归咎于他人,连杀邻里三十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还有将其一手带大的奶奶。可见,恶魔完全丧失人性。幸好都井睦雄没有通过征兵体检,要是让他上了战场侵略他国,必将给他国人民带来不可磨灭的灾难。

四、历史上有哪些盛世?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频繁被提及的盛世主要是三个朝代的,即西汉盛世(公元前180年—公元前49年)、唐朝盛世(627年—756年)和清朝盛世(1662年—1796年)。

从历史上看,古代盛世基本上具备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吏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心所向及持续时间较长等特点。纵观古代历史,在承接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大乱之后,建立新朝并形成盛世的朝代不多,从大乱走向大治的经历中蕴含着一些治理经验。中国古代三大盛世是农业文明,农村广阔,农民众多,统治者都确定农业为国之根本,强调通过轻徭薄赋来减轻农民负担。除此之外,这三大盛世在治理上主要还有以下通用的经验。

五、历史上有哪些革命?

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把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革命最终失败。

它的积极意义是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

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洪秀全领导太平军与清政府斗争,由于农民自身的局限,加上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勾结,最终失败,它拉开的民主主义的开端。

六、红酒历史上有哪些?

红酒的历史与其他农作物的历史没有两样,葡萄酒的起源也是来自于采集:将葡萄采集到住处,吃不完,放着,不久就变成葡萄酒了。

而葡萄酒则更有猿猴传说,即猿猴们将果子采集到树洞中,吃不完,放久了,便成了酒。

七、历史上有哪些长诗﹖?

1.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

2.乐府诗中长诗比较多: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

3.唐诗中被王国维奉为经典中经典,唐诗中的唐诗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作)。

4.王维的《老将行》5.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6.李颀的《从军行》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韩愈《平淮西碑》9.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古体诗中不少,但长度都有限10.一些少数民族有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彝族也有,不过名字记不得了,讲彝族先祖创世纪的故事。汉民族传统文化中,可以和荷马史诗、普希金的叙事长诗相比的基本没有,大约是农耕文化过早普及,一切进入到实用、经济的轨道的缘故。

八、历史上有哪些圣人?

历史上的十大圣人:

一酒圣-杜康,夏朝一帝王,传说为酒的发明人。

二文圣—孔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

三史圣—司马迁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我国第一部传体通史《史记》作者。

四草圣—张旭唐代书法家擅长隶书、草书。

五医圣—张仲景东汉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六武圣—关羽,东汉末期蜀国大将。

七书圣—王羲之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主要作品《兰亭序》、《黄庭经》。

八画圣—吴道子河南禹县人唐朝画家擅画人物。

九茶圣—陆羽唐朝人《茶经》作者。

十诗圣—杜甫河南巩县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九、伦敦 国际机场历史?

伦敦希思罗机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机场之一,也是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在2019年,它是欧洲最繁忙的机场,同时也是世界第七大繁忙的机场。

伦敦希思罗机场是欧洲最繁忙的机场

希思罗机场有着悠久而有趣的历史。希思罗机场在2016年庆祝建成70周年,该机场建于1929年,起初供私人使用,直到1946年才真正成为民用机场。希思罗机场不断发展壮大,直到2020年因疫情而放缓脚步。本文将带大家追溯希思罗机场的历史,探索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思罗机场出现前的故事

虽然希思罗机场是今天伦敦的主要机场,但情况并非一直如此。在20世纪初,在同一地区有几个小机场。今天的机场以北的诺索尔特机场(Northolt Aerodrome)主要用于飞机测试和组装的。而南边则是豪恩斯洛希思机场。从1917年到1919年,这里是伦敦的主要机场,也是唯一能起降国际航班的机场。

豪恩斯洛希思机场就位于今天豪恩斯洛希思的位置

豪恩斯洛希思机场于1919年关闭,克罗伊登机场成为伦敦的主要机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里一直是英国的主要机场。它见证了许多机场方面的创新,包括世界上第一个专门建造的空中交通管制塔和英国第一个航站楼。战争期间,它转为英国皇家空军使用。

1945年的克罗伊登机场鸟瞰图

虽然战后克罗伊登机场恢复民用,但希思罗机场依旧成为伦敦的主要机场。克罗伊登机场最终被迫于1959年关闭。

尽管机场早已关闭,但仍有一些建筑物留存,包括旧的候机楼

19世纪30年代 希思罗机场的起源

希思罗机场起源于1929年。故事要从Fairey Aviation说起,FA是一家英国的飞机制造商,成立于1915年。该公司与英国皇家空军和海军有着密切的联系,曾参与设计过几型军用飞机,当然这种”密切联系“或许也为日后的故事埋下伏笔。

FA曾使用过诺索尔特机场,但政府于1928年下令关闭该机场。

随着诺索尔特的关闭,FA急需一个新的飞行测试基地,于是看中了当时的小村庄希思罗附近的地区。

当时希思罗附近的建筑是以一条乡间小道为中心,大约沿着今天机场的东面和南面周边延伸。当时这里主要用于耕种小麦,但也曾用于飞机的紧急降落。天然平坦的土地和合适的面积引起了FA公司的注意。

这张19世纪30年代的军用地图显示了希思罗机场以及周围道路和村庄的位置(今天的跑道以黄色添加)。

FA从四个地主手中买下了大约150英亩的农田,花费了大约15万英镑,在购买的土地上建了一个机场,称为Great West 机场,后来又将其工厂搬到离该地更近的地方。Great West 机场于1930年6月启用。此时的机场并没有用于商业交通(1930年时克罗伊登机场还是伦敦的主要机场)。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该机场不断地被用于举办一些活动。其中包括英国皇家航空协会的年度会议,这是当时是航空业的主要聚会和宣传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密切联系”

1939年二战爆发后,尽管FA仍控制着机场。但英国皇家空军(RAF)也开始利用该机场。机场成为皇家空军的一个分流节点,并成为以诺索尔特为基地的飓风战斗机的备降机场。

一架飓风战斗机,以7.7祖传小水枪闻名

短暂的平静无法持续,英国政府很快打算征用该机场作为远程轰炸机基地。这项计划在1944年初开始执行,根据战时立法征用机场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补偿(除了基于原始土地购买的补偿)。FA对此提出异议,这场官司一直打到了1964年。

很快FA就被迫搬迁到了Heston机场,空军部接管了机场和周围的土地和道路。军方一直坚称计划建设一个轰炸机和远程运输机基地,用以支持远东和欧洲战场。然而在战争结束后机场的建设还没有完成,政府很快改变了主意,计划将这里改为民用机场。(FA我哭啊)

战后有一些声音认为,空军部在制定计划时夸大了机场的军事作用,而背地里打算将其用于发展为民用航空。征用机场时的空军副国务秘书哈罗德-贝尔福在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自传《威斯敏斯特上空的翅膀》一书中提到了这一问题,并称政府意图始终是将该机场转为民用。

1946年首次作为民用机场开放

1946年1月,该机场的所有权正式从空军部移交给民航部。此后该机场也曾临时用于过RAF(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起降,但没有一个中队将基地搬到希思罗机场。

故事发展的很快,两个月后也就是1946年3月,希思罗机场就进行了第一次民航飞行。这是一架英国南美航空公司的Avro Lancastrian飞机(由兰开斯特轰炸机改装而成)。5月,希思罗机场正式启用,并开始运营国际航班。

1946年,在伦敦机场(1966年机场正式更名为希思罗机场) 首航的Avro Lancastrian的照片

这时的希思罗机场看起来与今天的机场截然不同。在FA的控制下,最初机场只有一条跑道。1946年又增加了两条,20世纪50年代初又有三条跑道建成。多条跑道的设计确保了希思罗机场在任何风向下都有两条跑道可供使用。跑道一直保留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有两条跑道为迎接新喷气式客机起降而被加长,其他跑道则被拆除,以便为建设更多的航站楼让路。

1955年的机场设有6条跑道。照片自英国国家档案馆

当时的客运设施极其简陋,是超出想象的简陋。整个机场只在机场的东北角在有一栋临时客货楼——由此前的军用帐篷改装而成。

塔台则是三层楼的小砖楼,一座典型的皇家空军建筑(位于今天机场警察局的位置如果各位有幸去过的话)。第一座专门建造的航站楼直到1955年才启用。

希思罗机场记录了当时乘客的感受

'为了设法到达停在停机坪上的飞机,乘客要踩着蜿蜒的木板行走,以保护他们的鞋不被淤泥弄脏。冬天异常寒冷,军用帐篷自然没有暖气。夏天(当阳光明媚时)帐篷的墙壁会被掀起来,以便让凉风吹过。'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大范围扩张时期。

希思罗机场自转为民用以来乘客数量大幅上升。据希思罗机场统计,第一年(1946年)有63,000名乘客使用该机场。到1951年,这一数字上升到79.6万。

为了应对这种增长,机场进行了重新设计。英国建筑师弗雷德里克-吉伯德(Frederick Gibberd)设计了新布局,包括主航站楼、带有地下通道的中心区域和一栋新的38.8米高的塔台。

第一座航站楼被称为Europa航站楼,1955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爱丁堡公爵启用。1956年进行了扩建,供国内航班使用。原有的旧航站楼和候机楼于1961年关闭。

1955年的希思罗机场

20世纪60年代,最长的跑道被延长到11,000英尺,第二个航站楼也已启用。1961年11月,后来改名为3号航站楼的海洋航站楼启用。(同时机场北侧的旧航站楼关闭)

1966年,英国机场管理局成立,机场正式更名为希思罗机场。

到1968年,旅客人数已达每年1400万人次。第三座航站楼在这一年启用,并于1969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命名为T1航站楼。这时其他两个航站楼分别改名为T2和T3航站楼。

十、淮南历史上有哪些历史名人?

淮南是1950年代建立的城市 只能谈谈淮南地区(地理意义上) 周边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人物如下: 孙叔敖---楚国相国,寿县安丰塘 刘安---淮南王, 雷被----西汉剑术名家 谢安 谢玄----八公山淝水之战,草木皆兵 大禹:怀远人。

他奉舜命治理洪水,与淮河流域部落结为联盟,以治水有功。在怀远举行诸候大会,杀死迟到的防风氏,树立威信,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曾征伐并击败三苗。今怀远城东南淮可南岸的涂山之巅有“禹王宫”等遗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