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历史上有哪个你以为是文人,结果军事才华惊人

来源:www.lkmw.com   时间:2022-08-10 01:50   点击:55  编辑:常莺   手机版

看到这个标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阳明

一生伏首拜阳明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在日本,讲究弱肉强食,一个军事将领,却对一个中国人推崇备至,而这个中国人,还有着多重的身份---思想家、军事家。

如果没有军事成就,王阳明会被单纯的归类到哲学家中一个能够在哲学史上开宗立派的人物,说他是文人怎么都不为过吧。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大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故而说,王阳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

但不同于苦读儒家学说的士子,王阳明在读书时还读出了另一种门道:悟道。

最终王阳明创立了心学: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看不懂没关系,知道“知行合一”就够了。

军事上的成就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王阳明被选中去南方平叛。

其先后战绩如下:

正德十三年(1518年),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作为一个文人,在当时错综复杂的赣南地区平叛,王阳明的功绩不得不说是优秀的。

可能,优秀的人往往是具备多重品质的。

上世纪初叶,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就参加学习救国思想的讨论,并接受巜共产主义宣言》的熏陶。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巜马列主义》思想,毛主席根据中国实际国情,理论结合实践,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思想体系,并运用到中国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战无不胜的胜利,起著扭转乾坤的定海神针作用。

毛主席一介书生,通过战争的洗礼,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军事思想理论,并亲自指挥了堪称经典的《四渡赤水》的战役,并根据具体敌我力量对比,提出了伟大的巜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同时在抗日战争中写下了巜论持久战》的伟大战略著作。

毛主席在不同时期,先后领导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经过艰苦卓绝的,可歌可泣的,泣鬼神的史诗级的奋斗,取得了第一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第二国内战争的辉煌胜利,一洗百年耻辱,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建国伟业,彪炳史册,彪炳千古。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先后亲自调兵遣将,指挥写入国际军事范本的巜抗美援朝战争》巜中印战争》,都取得辉煌的胜利。

综上所述:毛主席看似文人,其实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