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1山西水灾受灾情况?

来源:www.lkmw.com   时间:2023-09-13 04:33   点击:27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2021山西水灾受灾情况?

导致山西数十家煤矿停产、房屋倒塌、村庄停水停电、救援人力和物资紧缺、多人死亡失踪……“十一”国庆黄金周,突如其来的暴雨侵袭山西多地,造成严重灾害,目前约有5.5万人被迫转移。

大雨成重灾

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全省过程降水量在15.4毫米至285.2毫米之间。其中最大降水出现在临汾市大宁县,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其中,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

《中国慈善家》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4日,山西省防指及时启动省级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根据汛情变化,及时提升至Ⅲ级,省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各地检查指导防汛工作。5日,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先后发生多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山西省接连启动了省级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和省级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应急响应。据统计,此次汛情全省各地共转移人员54947人,停产煤矿60座、非煤矿山372座、危化企业14家,停工在建工程1035个,关闭景区166个。

二、98年水灾受灾情况?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是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全流域地区的一次特大洪涝灾害。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三、河南水灾2021受灾情况?

2021年7月21日,共转移受灾群众1102户、3620人。据统计,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50个县(市、区),1602个乡镇,超1366万人受灾。2021年7月18至21日,河南地区出现大暴雨,郑州、新乡、开封、周口、焦作等地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截至2021年8月2日12时,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已致302人遇难,50人失踪。

四、襄阳历史上经历的水灾?

1935年的那场水灾,是自明万历十年(1582年)以来的又一次特大洪涝灾害。襄阳共受灾168.34万人,淹没农田131.06万亩,倒塌房屋 127201栋,死亡15.2336万人,成为襄阳人民心中惨痛的记忆。

  1935年7月6日,倾盆大雨之后,洪水由保康、谷城奔腾而出。襄阳堤冲陷数十处,老龙堤淹坏二十余处。洪水未能畅泄,以致平地水深丈余,县沿环城皆水。樊城水势高出城垣,街市顿成泽国。竹条铺、张家湾、东津湾等地均被淹,沿河百余里一片汪洋。房屋、粮食、器具漂没一空;人畜多被淹毙,死者暴尸山谷,生者号哭原野。

  7月7日,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宜城逆灌。东南北城楼先后崩塌,城堞冲毁无遗,城厢内外民屋十有九塌。

  光化、谷城、襄阳、樊城、宜城等地均被淹,以襄阳、宜城最为惨烈。襄阳、樊城水深数米,城内房屋不见屋顶,用哀鸿遍地、尸横遍野来形容毫不夸张。

  城市居民和乡村百姓流离失所,庄稼颗粒无收,当时的民国政府在襄阳城内专门设立了“稀饭局”来救济灾民,灾民们每天只能靠可以照出人影的稀饭维持生命。灾后,由于鼠疫、痢疾、疟疾盛行,老百姓死亡无数。

五、宁波历史上有几次大水灾?

宁波历史上有58次大水灾。

宁波最大洪水是2013年10月发生的一起由台风引发暴雨造成的严重水灾。水灾中,甬江流域遭遇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降雨,加之天文大潮的影响,宁波多地发生严重内涝,交通、电力长时间大面积中断,其中尤以余姚市发生的灾害最为严重。据统计,宁波全市遭受经济损失超过333亿元,受灾人口达到248万人

六、黄河水灾溃堤历史记录?

历史上黄河下游决溢频繁,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决口泛滥的年份达543年,甚至一场洪水多处决溢,总计决溢1590次,大改道五次,重要改道26次。灾害之惨烈,史不绝书。

七、昆明海口历史?

公元1253年(元宪宗三年),元军攻占云南。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赛典赤.赡思丁主滇后元朝官吏在昆明地区,疏通螂螳川(即海口河)降低了滇池水位,不仅解除了昆明城市的水患,还"得壤地万余顷,皆为良田",扩大了农田面积。昆明人莫不为赛典赤.赡思丁崇敬,海口一名也系赛典赤.赡思丁赐予,1253年以前海口并无名,赛典赤在疏通螂螳川后海口人民即请赛典赤赐名,以前的人叫滇池不是滇池叫'海'所以赛典赤赐予'滇之水口'即滇池的出水口,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海口一名!

明、清至民国时期海口为昆阳州辖地。1953年土地改革结束后,为适应经济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昆明市省会中心城市的作用,经国务院批准,实行市、县合并,将市内5个区调整为4个区。撤销昆明县建制,原县辖8个区调整为五、六、七、八、九区,由市政府直接领导,次年1月将玉溪专区昆阳县的第三区(海口)划归昆明市,改为第十区。

1956年又将一、三区合并为盘龙区;二、四区合并为五华区;五、六区合并为官渡区;七区改称龙泉区;八、九区合并为西山区;十区改称海口区。同年,安宁县由楚雄专区划归昆明市,改为安宁区。此时,昆明市辖2个城区,5个郊区,共7个区,即: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龙泉区、海口区、安宁区。总面积3363.36平方公里,年末人口为822506人。

1958年,富民县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归昆明市,1959年4月,曲靖专区宜良县和嵩明县的部分矿区划归昆明市,设立明良矿区,9月该区撤销,分别归还原所属县。10月,龙泉区并归官渡区,撤销安宁区,复设安宁县;海口区改为海星人民公社,划归安宁县.1961年4月,划归西山区. 改为海口人民公社,驻地中新街。

八、昆明,官渡历史?

是古滇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因盛极一时的滇池古渡口官渡而得名 官渡区因滇池古渡口“官渡”而得名。 宋大理国时,高氏于蜗洞置治所,建官渡古城、法定寺。 至元十二年(1275)鄯阐府改善州,领昆明、官渡二县,后废州,置中庆路,并官渡县入昆明县,为路治,于蜗洞置通往高峣之渡口,“官渡”由此得名。

九、昆明的历史?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一词作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难稽考。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昆明”最初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昆明”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昆弥”或“昆淋”。早期并非城市名称,而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十、历史上陕西发生过洪水灾害吗?

据各种史料记载,从公元654~1992年的这1338年间,陕西共发生洪涝灾害达165次之多,平均每8年就有一次。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发生在西安及其周边地区。

先秦时期,关于西安一带洪水的记载仅有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渭水赤三日”,是说渭河的水色浑浊,这很有可能是连降暴雨所引起的现象。

《资治通鉴·秦纪三》记载“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七月大霖雨,连雨自七月至九月”。这是正史有明确记载的西安第一次由于连续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