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浅谈基于教育理论对英语教学的理解论文

来源:www.lkmw.com   时间:2023-02-07 20:46   点击:240  编辑:admin   手机版

浅谈基于教育理论对英语教学的理解论文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 而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它是培养人的活动,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它的特定功能就是促进受教育者从无知转化为有知,从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从不会做转化为会做,从没有道德品质转化为有某种道德品质,从身体软弱转化为身体强壮,以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习惯等. 一句话,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目的由培养单一的知识型和技术型人才向培养有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并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理论贯穿教育的始终。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就英语教学而言,需要通过“任务型”和项目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但我国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造成英语教学很难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目的。

第一,由于我国严重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不可能在自然环境下习得英语。目前虽然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语言环境仍不容乐观。由于远离英语环境,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应付高考,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了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

第二,目前的多数中学都以高考作为标杆,教授英语的目的主要以获取分数为主。英语的教学传统是以教师为主导, 以语言知识为中心, 以阅读为主要学习途径, 以词汇量为目标,由此形成了一种输入多、输出少、重知识、轻技能、学习有余而交际不足的根深蒂固的英语学习文化。这种以输入为主的英语学习弊端之一是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难以转化为语言技能。因为停留于记忆阶段的语言知识仅仅是陈述性知识, 必须经过反复运用和大量的语言实践, 参与有意义、有目的的交际, 才能转化为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 最终形成语言交际能力。为了促进英语学习者的综合发展,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有以下原则做法值得借鉴。

第一,教学中,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或任务,首先要考虑所设计的活动在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交际中什么场合或情景下会发生,即考虑其真实性。因为,语言是镶嵌在真实的情景中的,没有真实的情景,语言就失去了其交际价值,人们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也很难迁移到具体的情景中。设置情景要绝对真实往往难以做到,遵循真实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情景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或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生活中的交际情景。目前随着国家对高中教学的投入和高度重视,许多学校都可以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多媒体是集图画、图像、形象、动画、声音、音乐与文本于一体的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生动与多样的文化背景,这是任何教材无法比拟的。网络上的内容更是极其丰富,教师可以从一些外语网站上下载一些原汁原味的各种材料给学生,加大学生的语言输入。

第二,互动性是指语言交际的方式是双向的,如对话、会话、讨论等。在生活中,人们交谈方式是双向的,而单向交际方式则很少出现,如自言自语或演话剧中的独白等。互动必然带来意义协商以及对输出话语的修正,使信息的交流和语言知识的建构成为可能。互动需要合作,需要了解交谈的起止、轮换等话语常规,需要明白互动双方的人际关系和身份特征,需要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可以说,没有互动,也就没有学习,更不会有语言学习。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是要注意互动性原则,比如对话、问答、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都是很好的形式。应该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从每一次发言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满怀信心地感到:我想说,我能说,我能与别人很好地互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第三,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动手动脑,克服困难,用语言去完成。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运用语言做事的过程。做事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学习者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语言反应,创造独特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完成任务。在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中有两种观点,即重视“过程”(process view)还是偏重“结果” (product view)。任务型教学重视做事的过程,把学习语言看作是做中学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有意义地使用语言来发展自己的语言体系。任务型教学的突出特点是从“学”的角度设计教学,这是其最有价值的内核之一。在教学设计中,应从“学”的角度设计一系列有明确目标要求的活动,或者说任务(因为有目标要求,不妨称之为任务),交给学习者自己去完成,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参与小组讨论、同伴交流等形式达到目的,不仅体验了学习过程,也避免了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因为任务的完成既需要个体积极思考,又要与同伴或小组成员探讨协商。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为获取知识或为得出结论而进行积极的探索和主动的认知体验。因而他们所获得的无论是对内容的理解或是语言形式的感悟都是积极思考的结果,便于纳入已有的目的语言图示框架,使该框架得到发展。同时,整个过程强调用目的语表达,许多任务必须借助说和写来完成,因而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加强,这正是大学生的薄弱环节。该过程能较好地平衡语言接受能力(receptive ability听、读)与语言产出能力(productive ability说、写)之间的关系。因为学生要完成任务就离不开表达,要成功表达又必须以理解和吸收语篇的内容含义并注意语言的形式结构为前提。这样,在培养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就带动了领会技能─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

这样的学习活动的一大特点是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关于小组学习的作用许多学者都有过论述。在外语教学的领域中,研究小组学习法较有影响的有Long和Crookes等人。除此以外,N.S.Prabhu, D.Nunan和P Skehan等人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可见,近年来小组学习法已成为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例如,合作阅读通过使学生参与合作的活动培养阅读理解的技巧,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扩充词汇、促进学生间合作的教学手段。

在我国班级规模通常较大的情况下,小组学习更具特殊意义。它大大增加了每个人的语言实践机会,创造了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集体的荣誉感和同伴的压力也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笔者曾在口语课上组织过四人左右的小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Elbaum的研究表明,两人小组的学习效果依赖于小组中学生的角色,当阅读水平较差的学生与同龄人结成学习小组时,他们将获得更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我们以应该让学生接近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的目的语输入和语言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意义协商.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要使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一样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任务的选择、设计和组织力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他们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从发展认知、培养能力的角度看,学习是一种“做中学”,它已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实践。通过任务学习而不是靠一套教材和书本练习,可以让学生体验人是如何用语言做事或处理矛盾的。完成这样的任务要求学习者设法用所学语言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信息差、推理差、观点差。

这是一个各方通过相互合作、交换看法,以达到相互理解,争取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